限流算法剖析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限流是什么?
故宫大家一定都听说过,是我们国家的著名名胜古迹,大家都想去哪里看一看,但是如果全国14亿人民,都想在五月一日劳动节那天去故宫玩一下,那么估计故宫的地砖都会被踩烂,所以故宫为了确保文物和人流的安全所以每天只售卖3万张票供游客购买,这就是平常生活中的限流,限流的意义就是:限制到达系统的并发请求数,使得系统能够正常的处理 部分用户的请求,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。
Wikipedia
在计算机网络中,限流就是控制网络接口发送或接收请求的速率,它可防止DoS攻击和限制Web爬虫。
常见的限流算法
固定窗口限流
- 描述
通过一个计数器 counter 来统计一段时间内请求的数量,并且在指定的时间之后重置计数器。
该方法实现简单,但是有临界问题。例如,允许一分钟内通过的请求数为 N,如果在重置计数器的前后一小段时间内分别请求 N 次,那么在这一小段时间内总共请求了 2N 次,超出了规定的 N 次。
滑动窗口限流
滑动窗口限流解决固定窗口临界值的问题。它将单位时间周期分为n个小周期,分别记录每个小周期内接口的访问次数,并且根据时间滑动删除过期的小周期。
一张图解释滑动窗口算法,如下:
假设单位时间还是1s,滑动窗口算法把它划分为5个小周期,也就是滑动窗口(单位时间)被划分为5个小格子。每格表示0.2s。每过0.2s,时间窗口就会往右滑动一格。然后呢,每个小周期,都有自己独立的计数器,如果请求是0.83s到达的,0.8~1.0s对应的计数器就会加1。
我们来看下滑动窗口是如何解决临界问题的?
假设我们1s内的限流阀值还是5个请求,0.8~1.0s内(比如0.9s的时候)来了5个请求,落在黄色格子里。时间过了1.0s这个点之后,又来5个请求,落在紫色格子里。如果是固定窗口算法,是不会被限流的,但是滑动窗口的话,每过一个小周期,它会右移一个小格。过了1.0s这个点后,会右移一小格,当前的单位时间段是0.2~1.2s,这个区域的请求已经超过限定的5了,已触发限流啦,实际上,紫色格子的请求都被拒绝啦。
TIPS: 当滑动窗口的格子周期划分的越多,那么滑动窗口的滚动就越平滑,限流的统计就会越精确。
漏桶算法限流
漏桶算法面对限流,就更加的柔性,不存在直接的粗暴拒绝。
它的原理很简单,可以认为就是注水漏水的过程。往漏桶中以任意速率流入水,以固定的速率流出水。当水超过桶的容量时,会被溢出,也就是被丢弃。因为桶容量是不变的,保证了整体的速率。
- 流入的水滴,可以看作是访问系统的请求,这个流入速率是不确定的。
- 桶的容量一般表示系统所能处理的请求数。
- 如果桶的容量满了,就达到限流的阀值,就会丢弃水滴(拒绝请求)
- 流出的水滴,是恒定过滤的,对应服务按照固定的速率处理请求。
在正常流量的时候,系统按照固定的速率处理请求,是我们想要的。但是面对突发流量
的时候,漏桶算法还是循规蹈矩地处理请求,这就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啦。流量变突发时,我们肯定希望系统尽量快点处理请求提升用户体验。
令牌桶算法限流
面对突发流量的时候,我们可以使用令牌桶算法限流。
令牌桶算法原理:
- 有一个令牌管理员,根据限流大小,定速往令牌桶里放令牌。
- 如果令牌数量满了,超过令牌桶容量的限制,那就丢弃。
- 系统在接受到一个用户请求时,都会先去令牌桶要一个令牌。如果拿到令牌,那么就处理这个请求的业务逻辑;
- 如果拿不到令牌,就直接拒绝这个请求。
如果令牌发放的策略正确,这个系统即不会被拖垮,也能提高机器的利用率。Guava的RateLimiter限流组件,就是基于令牌桶算法实现的。
漏桶算法与令牌桶算法的适用场景
并不能说明令牌桶一定比漏洞好,她们使用场景不一样。**令牌桶可以用来保护自己,主要用来对调用者频率进行限流,为的是让自己不被打垮。**所以如果自己本身有处理能力的时候,如果流量突发(实际消费能力强于配置的流量限制),那么实际处理速率可以超过配置的限制。**而漏桶算法,这是用来保护他人,也就是保护他所调用的系统。**主要场景是,当调用的第三方系统本身没有保护机制,或者有流量限制的时候,我们的调用速度不能超过他的限制,由于我们不能更改第三方系统,所以只有在主调方控制。这个时候,即使流量突发,也必须舍弃。因为消费能力是第三方决定的。
总结起来:如果要让自己的系统不被打垮,用令牌桶。如果保证别人的系统不被打垮,用漏桶算法
Loading...